booking icon
Booking
doctors icon
Doctors
Services icon
Services
contact icon
Contact
blue search icon
Search
wechat qrcode close btn

Latest Health

23 Jun 2022

Dr. LO Wing Sim Anita 癌症|肺癌易轉移上腦?記憶衰退非因認知障礙 醫生詳解腦轉移

(Chinese version only)

不幸確診癌症已是個噩耗,但更可怕的是癌細胞擴散至身體其他部位,其中一個典型的擴散方向是腦部,並會形成繼發性腦癌,這個情況稱為「腦轉移」。本文請來臨床腫瘤科專科盧頴嬋醫生詳細講述腦轉移成因、存活率、病徵及治療方法。盧醫生將介紹一種可減低後遺症的嶄新電療技術,亦會分享一個確診過程較特別的治療成功個案。

成因與癌症類型和期數有關  存活率近年有所提升

盧醫生指,癌症「腦轉移」是指腦部以外的其他身體器官出現原發性癌細胞,而癌細胞隨著血液或淋巴系統循環,擴散至腦部並形成腫瘤。「例如乳癌的癌細胞隨著血管,從乳房擴散到腦部。」腦轉移情況絕不罕見。盧醫生指研究顯示,20%癌症病人會出現腦轉移。「雖然腦癌本身也有原發性,但轉移性更為常見,是前者的十倍。」

她解釋,腦轉移出現主要基於兩大因素,第一是癌症類型,第二是癌症期數。

癌症類型的因素方面,黑色素瘤、肺癌、乳癌、腎臟癌等較易出現腦轉移。其中肺癌和乳癌除了因為是較常見的癌症,更因為這兩種腫瘤有傾向轉移的性質。「例如三陰性、HER2型陽性的乳癌腫瘤特別『喜愛』轉移。」而肺癌可分為「非小細胞」和「小細胞」兩類型,前者出現腦轉移的情況大約20至40%,而後者則高達40至50%。

此外盧醫生指出,傳統而言腦轉移的存活率中位數只有六個月,但她補充,近五至十年,電療技術的進步和多種新型標靶藥的研發令存活率有所提升,「視乎腫瘤類型,現時存活率中位數約八至十六個月。有些病人透過治療,壽命甚至可延至數年。」

初期病徵不明顯  難以自我察覺

盧醫生指,由於腦部結構複雜,因腦轉移出現的腫瘤在不同位置及大小,會出現不同徵狀。「腫瘤較大會令腦部出現水腫而增加腦壓,引致頭痛、反胃、嘔吐等症狀;其中頭痛情況在早上起床後較明顯。」此外,有些情況病人會抽筋,而且味覺和嗅覺會變得不靈敏。

「如腫瘤壓著視覺神經,會導致重影、突然眼前一黑;如腫瘤出現在控制言語、思想的區域,便會影響語言和思維能力,令病人出現口齒不清、思想紊亂、無法清晰表達想法、記憶力衰退的情況;如腫瘤出現在控制四肢的位置則會影響手腳靈活度,令單邊手或腳突然無法移動。」她指這些徵狀較難察覺,因為部分徵狀與化療副作用、認知障礙症及中風的症狀相近;加上約三份一的腦轉移個案甚至沒有症狀,令病人難以察覺。

立體定位放射手術大減後遺症  部分可作手術治療

腦轉移的治療方法包括電療、手術、化療、標靶藥等,各自都有優點和缺點。盧醫生指治療方法主要根據腫瘤性質、大小、位置、數量以及病人是否有嚴重病徵這五個因素而定,「因此每個腦轉移個案的治療方案都有所不同。」

電療方面,傳統的「全腦放射治療(Whole brain radiotherapy)」後遺症一向為人熟知,例如會影響集中力、反應力、記憶力、分析力等。但盧醫生指,現時電療技術已提升,可避免觸及腦部的海馬體,從而大大減低記憶力受損等後遺症的出現和嚴重性。

較新的「立體定位放射手術(Stereotactic radiosurgery)」,射線能量較高且更具針對性,從多個方向射向腫瘤,附近的正常細胞所受的輻射劑量較低。「有時亦會用於配合其他治療方法,以減低局部復發的機會。」

電療並非任何情況下都能取代手術,例如腫瘤太大、壓著神經線而導致嚴重頭痛等症狀,便需要即時進行手術處理。「如果腫瘤數量只有一粒或位置容易處理,手術治療更為適合。」不過,手術治療的缺點是需要全身麻醉,而且術後或有腦出血、細菌感染等情況,更可能會增加中風機會。

至於化療和標靶藥方面,由於人腦有「血腦屏障」,猶如一層膜狀包圍腦部,將包括藥物在內的大型異物隔絕在外,使傳統化療藥物難以穿透血腦屏障,因此療效不大。「不過近十年,肺癌標靶藥發展成熟,在部分基因突變的個案中,口服標靶藥能夠穿透血腦屏障,治療腦轉移癌症;而且標靶藥經血液循環,能夠在全身發揮控制癌症的作用。」

70歲婆婆肺癌復發引至腦轉移

腦轉移真是防不勝防。當癌症得到根治後,病人一定要提高警惕,如發現不尋常的症狀應及早求醫。盧醫生曾診治一名肺癌病人因病情復發而出現腦轉移。

「病人是約70歲的婆婆,她因持續一星期出現反胃、嘔吐、眼濛而求醫。她兩年前曾經患上第二期肺癌,經手術後得到根冶。主診醫生擔心癌症復發,於是轉介給我。我為婆婆立即安排腦部磁力共振掃描,結果發現她的後腦有一個兩厘米的腫瘤。」盧醫生發現婆婆的肺癌指數很高,懷疑她的肺癌復發及出現腦轉移,「然而,全身正電子掃描除了顯示腦部的腫瘤,並沒有發現其他復發的異樣。」礙於婆婆不願意進行手術,因此盧醫生無法抽取腦部的腫瘤細胞進行化驗,從而確認腫瘤是否屬於腦轉移還是腦部原發性的癌症。

經過三個多月的監察,她的肺癌指數繼續上升,而且腦部的腫瘤亦進一步擴大。最後盧醫生為婆婆安排了立體定位放射手術將腦轉移的腫瘤清除。「幸好婆婆對電療沒有太大的副作用。療程後,她的肺癌指數亦逐步下降。」「至今超過一年半,婆婆一直定期覆診檢查,腦轉移和肺部都沒有復發跡象。」盧醫生十分高興見到婆婆現時生活回復正常,還可以繼續照顧兩個孫兒。

網頁連結: https://shorturl.at/nvBS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