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ing icon
Booking
doctors icon
Doctors
Services icon
Services
contact icon
Contact
blue search icon
Search
wechat qrcode close btn

Latest Health

15 Mar 2022

Dr. NG Kei Yan Andrew 冠心病|疫情下可以點自救?專科醫生:每日在家運動7分鐘即可防病

(Chinese version only)

心血管病是香港的第二大殺手,每年奪走六千人的性命,其中約七成死亡個案屬冠心病。在數以萬計的新冠肺炎個案影響下,香港醫療系統已不勝負荷,連帶絕大部分非緊急治療都被延遲,到底疫情對心血管病有何影響?本文請來心臟科專科吳基恩醫生講述冠心病的成因、治療及預防方法,並會介紹簡單的自我檢測方法及運動預防方法,尤其適用於現時因疫情而減少戶外活動的日子。

血管栓塞致心臟細胞壞死  細胞數量減少後無法再復原

吳基恩醫生指出心血管疾病絕不罕見,「現代社會中,大約有三分之一人在一生之中會面對心血管疾病。」其中冠心病最常見,死亡率也最高。為何冠心病死亡率高企?這便要從冠心病的成因說起。「冠狀動脈是負責為心臟供血的主要血管,讓心臟得到足夠血液來正常運作。」

吳醫生解釋,冠狀動脈有三條分支,如果任何一條出現栓塞情況,便會導致心臟得不到足夠血液,引發冠心病,而心臟細胞亦會在這個過程中壞死。心臟細胞在人一出世之後,便不會再增加數量。因此當冠心病令心臟細胞壞死而減少數量,心臟機能便會受損,容易引發心臟衰竭、肺積水等疾病,同時亦會增加死亡風險。

男性風險較高  女性更年期後要提高警覺

年長人士是冠心病的高危一族,因為年紀愈大,俗稱「三高」的高血壓、高血脂及高血糖問題通常愈嚴重,令危機一直累積,增加患上冠心病的風險。吳醫生指60歲人士患上冠心病的風險為5%,而到了80歲風險更會急升至15至20%。

整體而言,男性患有冠心病的風險比女性高約50%。吳醫生指,性別風險不同的原因有許多,「例如男性對健康和體重的關注度較低、煙民比例較高、工作忙碌令生活習慣和作息較差等,都會令『三高』問題加劇,因而增加患上各種嚴重疾病的風險,包括冠心病。」

不過吳醫生提醒,雖然女性患冠心病的風險較男性低,但過了更年期後,風險便會急升。「女性荷爾蒙在更年期後會急跌,當女士失去女性荷爾蒙的保護後,隨之而來便是『三高』問題,變相增加患上冠心病的風險。」

心臟檢查可及早發現  平日行樓梯時可留意症狀

冠心病來襲後果可大可小,如果家中有長者,可以如何及早察覺呢?吳醫生建議可以留意相關症狀。「冠心病最典型的症狀是心口壓痛,尤以在活動量較大時為甚;其他症狀則包括容易感到疲累、冒冷汗、活動過量時容易氣喘等。」

一旦察覺相關症狀,便應該立刻安排心臟檢查。他指常見的心臟檢查方式有幾種,均屬非入侵性,包括運動心電圖和電腦掃瞄(另外也可選擇核子掃瞄、磁力共振)。「運動心電圖是讓病人在運動機上跑步,監測心臟在過程中是否有不正常的變化。」

以往不少冠心病隱形患者是在平日運動、行山時,察覺自己有心口壓痛、氣喘等情況,繼而進行心臟檢查而確診。但現時因疫情所限,吳醫生建議可改用其他方法進行自我檢測。「例如平日行樓梯、斜坡時,可以留意會否有心口壓痛、氣喘等情況。」他補充,用自身過往的表現作為標準比較會更為準確,「例如選擇以往行過的樓梯或斜坡,看看自己身體反應會否有明顯落差。」另外也可以與較年紀相近的人作比較。

病情輕微可服藥  中等至嚴重需進行「通波仔」和「搭橋」手術

治療方面,病情輕微可採用藥物治療。「現時採用降膽固醇藥十分普遍,作用是將膽固醇降至低水平,有些個案甚至會低於正常水平,從而避免血管栓塞情況惡化。」

病情較嚴重便可能需要進行手術治療,即是常聽的「通波仔」和「搭橋」。「這兩種治療方法統稱為『血運重建』,即是為心臟重建運輸血液的管道,適用於急需迅速將血管打通的情況,以防心臟細胞壞死。」一般而言,通波仔適合血管栓塞情況較不嚴重的個案,而搭橋則適合情況較為嚴重的個案。吳醫生補充,「醫生在衡量手術方案時,血管栓塞程度只是一個參考數字,並非達七成便必須以搭橋為治療方案,而是需要通盤考慮,例如栓塞血管對心臟供血的影響範圍大小,以及病人體質是否能夠承受搭橋這種大型手術等。」

正確飲食和運動能預防復發  每日七分鐘帶氧運動可保健康

治療雖可紓緩冠心病病情,但吳醫生提醒病人治療後仍要注意飲食清淡,「以低鹽、低糖、低脂肪為主,其中糖尿病病人更要繼續維持糖尿病相關的飲食限制。」他並強調「心臟復康運動」等帶氧運動對預防冠心病復發十分重要。另外,心理狀態也不容忽視,「保持樂觀開朗的心境,對心臟健康也有莫大益處。」

政府建議每日運動30分鐘,但他明白對不少香港而言或有難度,尤其在疫情期間,因此他提出一個較簡單的做法,「每日進行七分鐘的帶氧運動,期間每分鐘心跳達100-120下,對健康也有足夠的正面作用。」最後,吳醫生提醒在定期進行身體檢查時,也可留意血壓、血脂和血糖指數,注意自己是否有「三高」問題。如發現自己有相關症狀,便應該盡快安排心臟檢查,以免延醫,導致病情惡化。

網頁連結: https://www.hk01.com/%E9%86%AB%E5%B8%ABEasy/742992/%E5%86%A0%E5%BF%83%E7%97%85-%E7%96%AB%E6%83%85%E4%B8%8B%E5%8F%AF%E4%BB%A5%E9%BB%9E%E8%87%AA%E6%95%91-%E5%B0%88%E7%A7%91%E9%86%AB%E7%94%9F-%E6%AF%8F%E6%97%A5%E5%9C%A8%E5%AE%B6%E9%81%8B%E5%8B%957%E5%88%86%E9%90%98%E5%8D%B3%E5%8F%AF%E9%98%B2%E7%9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