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ing icon
Booking
doctors icon
Doctors
Services icon
Services
contact icon
Contact
blue search icon
Search
wechat qrcode close btn

Latest Health

15 Jan 2020

Dr. TAM Sau Man Barbara 飛蚊突增的啟示

數月前,四十歲的湯先生(化名)因左眼「飛蚊」變多求診。他先後檢查了眼壓和眼底,雖然當時並沒有發現問題,礙於飛蚊增加是視網膜脫落的其中一個先兆,醫生建議他緊密觀察視力轉變,並在三個星期後覆診,以防萬一。惟他見自己已逐漸適應飛蚊,便把醫生的叮囑拋諸腦後。

過了六個星期,湯先生漸覺飛蚊增多,且偶有閃光,但他仍不以為意。直至數天後,他的左眼突然失去部分視力,猶如被窗簾遮蔽,他才深感不妥,急忙覆診。可惜,此時他的左眼視網膜已出現兩個裂孔,玻璃體從裂孔中滲出,視網膜下方亦已脫落。

視網膜是負責感光成像的細胞組織,位於眼球後方,與其連接的脈絡膜則負責供應養分。當玻璃體收縮或液化,便可能拉扯視網膜,並令其產生裂孔,若玻璃體中的水分滲到視網膜後方,視網膜便會與脈絡膜分離,即是我們很常聽到的「視網膜脫落」,不但影響視力,更可能導致失明。

正如個案,視網膜脫落前,患者一般感到閃光、飛蚊突增、視野收窄等徵狀。如湯先生能在察覺徵狀後多加留意,以及定時覆診,或能在視網膜脫落前及早接受治療,減低對眼睛的傷害。

若視網膜出現裂孔,但尚未脫落,激光可用於修補,並使視網膜緊貼眼壁,防止其脫落。但若視網膜已開始脫落,除了使用激光,患者也可能要接受玻璃體切除術;手術期間,醫生會透過導管取出玻璃體,視乎患者病情,醫生可能再注入平衡鹽溶液、氣體或矽油填補,幫助視網膜黏合,前兩者可由人體吸收,後者則須在術後三至六個月由醫生抽除。

湯先生確診後,醫生為他安排了玻璃體切除手術,同時以激光修補了視網膜的裂孔。鑒於他的脫落位置在下方,不適合以氣體固定,故此醫生選擇了注射矽油。目前,他已接受手術一個月,視網膜暫時復位,視力也回復了六成,待日後抽出油分,視力會進一步改善。

提提大家,近視六百度或以上、外來撞擊、嚴重糖尿病、虹膜炎造成的長期炎症都可能導致視網膜脫落。這些人士可與醫生商量,是否需要定期檢查眼底,觀察視網膜是否出現病變。

https://eastweek.my-magazine.me/main/93516

(Reprinted with permission from Eastweek)